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 
世界快看点丨外卖包装价格透明需多方努力
来源: 中国食品报      时间:2023-06-14 08:42:22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公布外卖包装收费专题研究结果。调研结果显示,有消费者反映外卖包装收费贵;有的商户设置“按件收取”包装费,但消费者收到的外卖却装在一个盒子里;同一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取的包装费价格不同;同一品牌的不同店铺在同一个外卖平台上收取的包装费价格不同……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尽快制定外卖包装费的收取规则,并呼吁把外卖包装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平台回应将会规范商家行为


(资料图)

“我点了4份食物,每份包装费2元,打折后包装费6元。可是收到的外卖仅有一份包装,所有的食物都放在一个盒子里。”上海市民王女士近日在消费投诉平台上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要向消费者收取不存在的费用?”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外卖包装收费问题频上热搜,引发许多消费者对外卖包装收费贵且不合理的热议。理论上,餐饮外卖应当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外卖餐食的价格问题可以通过透明、公开、有效的竞争来解决,消费者最终会用自己的选择来投票,商户所要做的是用菜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然而,不得主动无偿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的“限塑令”出台后,使得外卖包装问题无法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来实现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针对此次事件,近日,上海两大外卖平台作出回应。

美团外卖表示,平台禁止商户对消费者设置不合理的打包费。平台如果核实商户存在相关行为,会根据商户违规的程度对其进行对应限权处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健康的外卖市场秩序。为了引导商户规范打包费,平台在商户经营服务规范中已有明确标注,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频繁向商户宣导,提醒其合理设置打包费,坚决避免对虚拟商品收取打包费、设置与商品价值严重不匹配的打包费;与此同时,平台还根据不同品类的餐品,对商户设置了打包费收取上限。如果消费者发现商户有设置不合理打包费的行为,也可拨打客服热线进行投诉。

饿了么则回应称,平台提倡商家适度、合理使用餐具包装,并对商家包装费设定收费上限,确保商家自主设置的包装费用符合基本的包装成本标准。根据要求,商家必须在下单结算页面清晰展示打包费用明细,严禁任何形式的强制收费。平台一直重视商家收取包装费用的规范治理,主动规范商家科学、简化包装、提供更多打包选择,在保障食品安全和配送安全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外卖包装消费存三大痛点

从调研结果来看,不同商户的外卖包装费收取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并由此带来三大痛点。

一是外卖包装收费贵。“限塑令”要求经营者不得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外卖平台入驻商户根据包装物材质和成本的不同,收取不同的包装费本无可厚非。但包装物作为外卖订单的一次性辅助物,除了安全卫生外,还应价格合理,让消费者支付远高于实际成本的包装费用,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二是有的商户设置“按件收取”包装费,但收到的外卖却是装在一个盒子里的。例如,在某外卖平台“专属好店”排行榜第一名的“炭火工坊烧烤集市”下单,点了42串烤串,每串外卖包装收取0.1元到0.5元不等的费用,包装费总价(优惠前)达到11.7元,实际收到的外卖只分了两个盒装。很多消费者表示,支持少用点包装盒,但是包装费的收取方式却让人觉得不合理。

三是同一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取的包装费价格不同,同一品牌的不同店铺在同一个外卖平台上收取的包装费价格也不同。例如,在某外卖平台搜索“肉包”,显示出来的第一家是“巴比馒头·小笼包(大木桥路店)”,在商品下单页面显示包装费2元;点击“包装费说明”会显示“按订单收费,每单收2元”。然而在另一外卖平台搜索这家商户,选择同样的菜品后却发现外卖包装费为3元,在“打包费说明”中显示的是“按件收取”。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产生以上三个痛点的原因是外卖包装目前只有收费的理由而没有收费的详细规则。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无论是通过立法立规方式,还是平台发布指引等方式,都应该制定出更为细化的外卖包装收取规则,对外卖包装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单价、不同品类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装费的收取规则等关键内容予以规范。

把包装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外卖业包装塑料环境影响及回收循环研究报告(2021)》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外卖行业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外卖订单量从2015年的17亿件增长到2020年的171.2亿件,进而导致塑料包装消耗(废弃)量从2015年的5.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57.4万吨,5年间增长了10倍。因此,如何在外卖包装方面反对浪费、促进环保节约,值得关注。

外卖包装因其适用场景不同,品类繁多。外卖包装物的选择需要符合食物的特性,例如包子、饺子等面食需要良好透气性的包装,而馄饨、汤面、汤粉类则需要固液分离式的包装。因外卖配送的距离还涉及保温问题,不同的食物需要选择不同品类的包装物。同时,外卖就餐场合也存在着不同,有在家里用餐的、有在办公室或者商务会议场合用餐的,导致消费者对外卖包装物与菜品的匹配度、外卖包装物与用餐场景的匹配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想制定出统一的外卖包装规则会有很大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外卖餐食之外收取的包装费金额、包装物的品种等是不可选择的,外卖包装的费用都是消费者在承担。所以商家为了能更好地保证食物的色香味,或者为了让食物看上去更加有仪式感,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同时减少投诉,会尽可能地选择好的、贵的包装物。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商家在销售外卖的同时实际上也在销售包装物,包装物本身也能给商家带来利润,而且一般来说,越贵的包装物利润空间越大,所以商家存在为了利润多用或者用较贵包装物的情况。但是对于没有仪式感需求或者距离较近没有保温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实属浪费。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把外卖包装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在商户菜单页面提供不同档次的包装供消费者选择,或者设置合并菜品包装选项,简单的少花钱,高档的多花钱,如此,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外卖包装的减量。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6月14日07版)

(责编:袁国凤)

标签:

X 关闭

企业动态 查看更多
四川新增本土“5+4” 均在广安
时间·2022-05-25    来源·
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何不能享受人才补贴
时间·2022-05-25    来源·

X 关闭